GJB 3590-1999 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ID: |
6857535FAD7B4A298F7D497682FCBE89 |
文件大小(MB): |
0.6 |
页数: |
11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wf山侬皤绘I财 露缩,E 囊,惨丒,除同出掇屁野公“出空;愕也:乂j呼jf丒l /p*i?^H,x^P^^tvM i<..,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0122 GJB 3590-99,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requirements,for space systems,1999-03-24 发布1999—09-01 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航天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requirements,for space systems,GJB 3590-99,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航天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试验和评定,包括频谱管理及用于航天系统内,电气和电子设备的有关要求,1.2 适用范圉,本标准适用于运载火箭、航天器等航天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和相应的地面设备,1.3 应用指南,1.3.1 剪裁限制,本标准中5.1、5.3.1、5.3.3.2条中0£1。6、1^103的要求不能剪裁,除非得到提出这些要,求的部门批准,1.3.2 可剪裁的要求,在对系统进行全面、系统地评定,确保系统关键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对下述要求可作剪裁:,a.适用性受到限制的要求(4.7和4.8);,b. GJB 151A对设备和分系统的要求;,c. 4.11条中提到的特殊要求;,d. 系统特有的兼容性极限值条款,2引用文件,GJB 72-85,GJB 151A-97,GJB 152A-97,GJB 358-87,GJB 1143-91,GJB 1804-93,GJB/Z 17-91,QJ 2176-91,MIL-STD-1757A,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军用飞机电搭接技术要求,无线电频谱特性的测量,运载火箭雷电防护,军用装备电磁兼容性管理指南,航天器布线设计和试验通用技术条件,航天器和硬件的雷电鉴定试脸技术,3定义,总装备部1999-03-24发布1999-09-01 实施,1,GJB 3590-99,本标准所用术语,除以下各条外均按GJB 72定义,3.1 异常 anomaly,系统对无关的传导或辐射电磁能量的响应。这种响应包括预定的输入一输出关系在数量,上或在一段持续时间内,其技术性能有明显不允许的下降或者超出了预定的误差规定。异常,也被认为是不适当响应或发生故障,3.2 点频安全系数 point frequency safety margin,某单一频率处得到的接收器的敏感度阈值与干扰发射电平之比,3.3 总安全系数 safety margin integrated,干扰发射电平与接收器敏感度阚值比值积分的倒数,或该比值平方的倒数。积分范睡,盖干扰所占有的全频带,4 一般要求,4.1 电磁兼容性,系统电磁兼容性应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系统不应因自身的或外部的电磁环境、人为的,或自然的噪声源引起性能异常(必要的限制规定在4.2和4.3条中)。为保证系统电磁兼容,性,系统本身产生的电磁能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能与有关的或无关的系统兼容工,作。且在所有的工作模式和整个飞行阶段都要求兼容,4.2 电磁环境,系统应与所有规定的环境和预期可能遇到的环境兼容,包括总装、测试、贮存、运输、发射,以及在轨运行等各阶段的环境。还应考虑在工作寿命期间系统可能遇到的其它电磁辐射环,境,4.3 系统间的兼容性,系统间所有传导接口和辐射界面应该是兼容的,与这些接口、界面的干扰是人为的还是寄,生的无关,也不涉及这些系统之间是否相关。射频接收和发射分系统要遵守频率管理规定并,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有关要求,4.4 系统内的兼容性,组成系统的设备应在所有的传导接口和辐射界面处兼容,与这些接口、界面的干扰是人为,的还是寄生的无关,4.5 频率管理,系统和设备的发射、敏感度特性应遵循国家及军用频率管理规定以及有关标准、方法,以,保证这些系统和设备置于预定工作环境时,对其它被认可的频率用户既不产生有害的干扰也,不受这些用户的干扰。使用频带应符合我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指定的业务适用频率范围,4.6 雷电,航天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应预防因雷电放电而产生过载或损坏。雷电放电包括在最邻近设,施的雷电保护装置处放电,在防护区外缘放电或在构成系统的地面电缆附近放电,4.7 摩擦充电,运载火箭外表面破大气层中粒子碰撞摩擦产生静电充电,可导致电晕或带电粒子流放电,2,GJB 3590—99,并产生火花。为使运载火箭免受干扰,应搭接所有导电零件及控制外部表面介质材料上的电,荷积累,4.8 磁层充电,由空间等离子体、带电粒子等作用使航天器外表面和内部部件产生的不等量充电,可导致,电荷放电。为使航天器免受干扰,应搭接所有导电零件、控制外部介质表面和介质体内的电荷,积累,4.9 电磁干扰危害度类别,系统、设备设计时应规定电磁干扰安全系数,此系数与系统、设备的电磁干扰危害度类别,有关,而危害度类别以电磁干扰影响或灵敏度误差及其对所承担任务失效的程度为依据。其,分类如下:,a. I类:严重损伤或寿命缩短、功能丧失或重大的飞行故障;,氏n类:性能下降,包括任何自主操作能力的丧失;,c. HI类:非基本功能受损害,4.10 安全系数,电磁干扰安全系数应考虑冗余产品失效、产品老化及同类设备间特性差异所引起的变化,对不同危害度类别的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系数要求如下;,a. I类:对鉴定产品为12dB,验收产品为6dB;,b. II 类:6d……
……